思南青杠坝:“五强五化五字”诀促进民富村美
时间:2022-05-17    来源:思南县委宣传部    

  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以来,思南县青杠坝村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用好“五强五化五字”诀推进乡村治理,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着力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描绘民富村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青杠坝村

  “五强”创新改革汇聚发展活力 

  一是强班子。坚持“群众公认、办事公正、文化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原则,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选举产生了以全国劳模、省级道德模范冷朝刚为领头雁的“有知识、有思路、肯实干、肯奉献”新一届班子。利用新时代讲习所、远程网络等新媒体信息平台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农村民主管理和发展政策等知识,及时把握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定期组织召开班子会,组织研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发展经验,分析总结当下工作,安排下步任务。二是强队伍。按照定期安排学习任务,定期了解思想和工作动态,定期向支委会汇报思想动态和发展思路的“三定期”培养方式,统一村组干部的思想和凝聚发展理念;同时为保持村级发展后劲有力,村党支部按照每名党员每年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要求积极引导有知识、懂技术、想干事、能干事、甘奉献的年轻人加入党组织,壮大村级党员队伍,为村级持续健康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带头人才。三是强素质。制定《党员干部会议制度》和《党员干部学习制度》,把“学习强国”作为每位党员的必修课,每周开展一次党员集中学习和学习研讨,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和3次群众会,增强党员干部履职和服务能力,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发展观念,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同时开设了“道德讲堂”,重点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社会治理、公民道德和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四是强管理。制定《干部管理办法》,完善村级干部管理、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将村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作为考核内容,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凡涉及村中的重大问题,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五是强服务。制定《党员帮扶职责制度》,采取党支部带领帮理清思路,能人带头帮发展产业,协会带动帮增收致富的“三带三帮”模式,给党员划定责任帮扶区域,每月一次大走访,收集意见建议,掌握群众所需所思所盼。 

  “五化”盘活经济推动产业兴旺 

  一是立体化。制定了《青杠坝村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通过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确立了“山顶林、山腰果、山脚竹、坝上瓜”的生态山地立体农业发展路子。二是园区化。采取集中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收储土地,打造特色种植园区、水果园区、特色养殖园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三是专业化。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协会,一个项目一个协会”的思路,采取以村党支部引领、协会运作管理的模式,先后组建了4个专业协会,形成了每个产业都有专业化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四是市场化。组建市场营销小组,采取统一购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防疫、统一产品销售的发展模式,成批量销售,全村抱团闯市场。五是公益化。采用“收取适量管理费、服务费、安置费”等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用于发展民生事业,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五字”引领文明打造美丽乡村 

  充分发挥利用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六大基地,引领文明风尚,培育主流价值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明美丽新村。一是以“富”为首,实现科学脱贫治贫。采用村集体提供土地,组织劳动力在村企业务工,增加群众的收入,村集体组织向村企业“收取适量管理费,收取适量服务费,收取适量安置费”的模式,积累村级集体经济。同时打好特色种植、养殖两张牌,兴办农副产品加工厂,组建劳务公司,开办农家乐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家门口就业难题,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提升集体经济总量。二是以“学”为基,培育新型农民。整合线上线下农家书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远程教育接收站、网络平台等资源,采取集中学习和安排学习内容、理论学习和农技志愿服务队田间地头实际操作的方式,加强村民发展产业的技术培训。村党支部不定期地邀请各专业技术人才针对不同的产业特点和专业技能要求,采取“分段式”“集中式”“分散式”的方式进行培训、实训及跟踪服务,提高群众在发展村级产业中的主导地位。三是以“乐”为尚,丰富群众生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载体,成立20多人的文体宣传队,按照“农民写、写农民,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看农民”的模式,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社会治安、公民道德和乡村振兴建设等内容,创作编成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快板、花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进行演出;同时争取上级部门的对口项目建设,建成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民族休闲广场,配套增设篮球架、乒乓球桌等器材,配齐文化服务基地和体育健身服务基地,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以“美”为荣,建设美丽乡村。村委会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出台《环境卫生管理监督制度》,组建环境监督管理小组,成立村环卫队,建成垃圾池3个,购买垃圾桶28个,实现了村寨保洁常态化。同时开展改灶、改厨、改厕、改水、改圈、改院工作,安装太阳能路灯250余盏,推进文明行动进村寨。五是以“治”为本,实现民主管理。修订完善《青杠坝村卫生管理公约》《青杠坝村村规民约》等自治章程,设立群众意见箱、党务政务等信息公示栏,推行干部群众双向承诺自我管理体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推行正规酒席操办审批报备制度,规范红白喜事办理流程和时限,持续开展封建迷信专项治理等,常态长效开展学法守法、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尊老敬老等文明理念宣传教育。积极巩固全国文明村创建成果,扎实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除日常保洁维护外,在酒席用餐餐桌下面设立垃圾篓,杜绝随地乱扔垃圾,提倡家禽圈养和吊养,签订养狗协议,杜绝散养等不文明行为,积极倡导文明乡风。 

  1. 上一篇:
  2. 下一篇:
责任编辑:向滟伶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贵州文明网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

  • 文明贵州微信公众号

  • 贵州文明官方微博

  • 志愿贵州小程序

  • 贵州榜样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