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湾水镇:“乡贤+”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22-05-17    来源:凯里市湾水镇    

  近年来,为凝聚力量决胜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湾水镇以乡愁为纽带,发挥乡贤的积极作用,探索“乡贤+”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公益事业、产业发展、纠纷调解、捐资助学、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乡贤+公益事业。成立了乡贤联盟联谊会、春晖社,激发乡贤们“公益反哺家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留守儿童关爱、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捐资救助等,以实际行动投身公益事业,解决百姓“急难愁”的需求。近年来,湾水镇乡贤们积极宣传发动群众,筹集资金200余万元,建设文化广场4个、文化长廊2个、民生桥1座、修建道路5公里。协助村两委流转土地2000余亩勇于发展产业,协调群众无偿提供土地修路15公里。

 

  乡贤+返乡创业。建立返乡创业微信平台,村党支部通过平台积极与乡贤沟通,加强感情联络,让他们及时了解家乡的变化,适合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如何带动家乡发展,感召乡贤自己创业或介绍客商投资建设家乡,推动产业发展。在亲情的感召下,乡贤们纷纷回乡考察发展产业,发展蜜蜂养殖120余箱、良种繁殖母猪100余头、马蜂养殖1200余窝、生猪养殖5000余头、林下养养500余只、林下鸡养殖10000余羽、泥鳅养殖场1个、红薯酒厂1个。建立刺绣工坊4个,刺绣合作社2个,带动绣娘300余人。 

  乡贤+纠纷调解。设立乡贤调解室,经由个人自荐、村(社区)委会聘任的方式,广泛吸收“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担任乡贤调解员,乡贤凭借“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以“血缘、亲缘、地缘、威望”为纽带,积极参与家庭和邻里矛盾、宅基地、土地承包、项目征地、林地收益等经济纠纷矛盾调解,成为化解镇村各种矛盾纠纷、信访难题的一把“金钥匙”,弥补了乡、村干部在调解中方式固化的短板,开创了“依法治村、以德治村、自我治村”的新局面,取得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效果。2018至今,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乡贤参与率在50%以上。 

  乡贤+金秋助学。成立乡贤教育基金会,通过自身的人脉,动员乡友和爱心人士多方筹措,将筹集的教育鼓励基金用于奖学、助学,并在每年农历中元节期间举行颁奖活动。近年来,岩寨、翁当村累计筹集资金20万余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和优秀学生400余人,有效激励家长送学,孩子们能够在社会的关心和关爱下勤奋学习,考上理想的学校,顺利地完成学业。

 

  乡贤+文化传承。积极挖掘乡贤文化历史遗产,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用文化感召乡贤回归故里,用乡情乡愁感染村民,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注重发挥乡贤示范引领作用,让身边人讲身边事,培育乡贤善举典型。建立苗族武术传承基地2个,刺绣传习所2家。翁当、岩寨等村通过开展“讲故事”“姑妈回娘家”“帮助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发新年红包”等活动,培育以乡贤为带头人的群众文化团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1. 上一篇:毕节市威宁县板底乡曙光村:“双评比”让彝乡更宜居
  2. 下一篇:
责任编辑:向滟伶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贵州文明网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

  • 文明贵州微信公众号

  • 贵州文明官方微博

  • 志愿贵州小程序

  • 贵州榜样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