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县普陀村:“三方共商”推进移风易俗
时间:2023-04-19    来源:多彩贵州网    

  “弘扬社会公德 倡导文明新风”“红事白事节俭办,邻里之间少麻烦”“办婚丧事铺张浪费可耻 树新风不丢面子”……走进贵阳市修文县阳明洞街道普陀村,一幅幅通俗易懂、形态鲜活、图文并茂的移风易俗墙画绘制在主干道两侧,成为村内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

  近年来,普陀村以“红白理事会”“乡贤”“执事”为抓手,把培育好乡风、促进移风易俗贯穿文明村建设全过程、融入乡村振兴各方面,描绘出了一幅处处是风景、满眼皆文明的昂扬画卷。

  

  红白理事会 “理”出好乡风

  “以前村里办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规定了红白事的流程、礼金、桌数,喜事、丧事一切从简,村里人都很支持!”普陀村村民唐兴说起村里的文明新风,纷纷竖起大拇指。

  自2021年开展“治风”工作以来,普陀村借助“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政策。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普陀村把全村分为四个网格、30个联户,每个网格由一名村专职干部担任网格长,每10到20户农户组成一个联户,由村民代表担任联户长。在工作中,通过网格长、联户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落实所在区域的宣传、监督工作,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移风易俗行动中来,增强了广大群众移风易俗除陋习的“主人翁”意识,营造了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是监督员的社会氛围,形成了群众齐抓、共管、共治陈规陋习的新局面,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

  同时,普陀村将红白理事会作为助推“治风”工作的突破口,规范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婚丧事宜操办规定、办事程序、人情礼金、酒宴标准等,形成“有人管事、按章理事、机制健全、服务规范”的工作机制,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

  乡贤聚合力 “刹”住陈规陋习

  乡村要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要文明,移风易俗是关键。普陀村把乡贤族老作为重点工作和重要抓手,充分挖掘乡贤资源,发动乡贤老人、学生志愿者“一老一小”组建移风易俗宣传劝导队,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宣传横幅、宣传传单,运用广场舞、小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形式,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宣传活动,把移风易俗的目的、意义、内容讲清楚,让移风易俗的“好声音”走进千家万户。

  “乡贤族老群众基础好,带动能力强,让村民信任的人去宣传政策,老百姓愿意听,也听得进去。”普陀村党支部书记黄炳翔说,“三组的徐某家办白喜,通过我们上门做工作,原先他计划要办50桌的,后来减餐,大大降低了消费;四组陈某家的白喜,通过我们宣传引导,他家办得更简单,只办3天,总共才摆了9桌筵席。”

  据悉,每户村民婚丧事宜办理前,乡贤族老提前介入开展宣传引导“婚事新办 丧事简办 其他不办”,发放“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宣传手册、张贴“弘扬文明新风、切勿滥办酒席”宣传海报等,积极引导村民转变陈风陋习。普陀村形成了“老人言后人听,齐参与共治理”的良好社会风气。

  “执事人员”共商共建文明乡风

  在各地农村家宴中心出现之前,村民大都喜欢在自己家里摆酒,宴会上选用什么菜从来都不讲究章法,大家比来比去,上菜数量一次比一次多,菜式也越来越昂贵。一次婚宴办下来,花费十几万是常事,关键是桌上的菜浪费多,只好倒掉。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治风”工作走深走实,普陀村紧盯关键人群,建立管事、道士、厨师常驻人员三本台账,通过常态化联系走访、提醒监督等方式,与“执事人员”共商多种办宴方式,在责任范围内对婚丧嫁娶办理信息进行摸排,及时劝阻有违规办酒“苗头”群众,督促群众严格执行办酒席报备制度,倡导节约简办婚丧事宜。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修文县普陀村“治风”工作开展以来,不断探索新办法、新举措,鼓励和引导群众争当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实实在在为群众减轻了人情负担,进一步弘扬“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社会正能量,用文明乡风留住乡情乡韵。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

  1. 上一篇:沿河:“123”工作机制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见行见效
  2. 下一篇:龙里: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颜值”大提升
责任编辑:罗靖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贵州文明网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

  • 文明贵州微信公众号

  • 贵州文明官方微博

  • 志愿贵州小程序

  • 贵州榜样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