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明网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天柱:巧搭“三堂”树新风
时间:2021-01-14    来源:贵州日报    

  冬日午后,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村刘氏宗祠祠堂门口人气渐旺,年过九旬的老人、返乡创业的青年等纷纷前来。这里,有一场他们感兴趣的宣讲即将开始。

  “宣讲内容主要是围绕大家关心的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周边两个组村民都被吸引来了。”三门塘村驻村书记潘先武告诉记者,三门塘村是清水江边一个古老的侗族村寨,因石文化、树文化、水文化、木商文化、侗族文化及徽派建筑独具特色,获得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发展旅游大有可为。为做好这次宣讲,他们特意做足功课,以“讲爱国、讲奉献、讲诚信、讲法纪”为主题,进一步为大家讲解文明旅游村寨建设等相关内容。

  祠堂变“讲堂”,在天柱并不鲜见。为树立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天柱县充分利用农村家族祠堂平台,广泛开展讲爱国、讲奉献、讲诚信、讲法纪的“四讲”活动。

  “天柱县有100多座家族祠堂,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利用起来开展宣讲活动和文娱活动,对乡风文明建设大有益处。”天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陈守桢说。

  在三门塘村,集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刘氏宗祠名声不小,不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与修复项目在2016年还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委员会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这是贵州以旅游为主导的项目首次在国际获奖。

  “原来祠堂除逢年过节时举行祭祖活动,其余时间经常闲置。”潘先武说,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保留祠堂原貌,充分利用祠堂闲置场地,让它们变成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一隅,平时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举办重大活动时又能为村民提供大舞台。

  为建设文明旅游村寨,三门塘村不定期在刘氏祠堂门口举办道德、法律和政策大讲堂,村民不仅可以参加文娱活动,还可以学习文明礼仪和文化知识。

  刘万贵是三门塘村产业发展示范户,每逢村里在祠堂举办乡村旅游建设宣讲、产业发展宣讲,以及一些篝火晚会、侗歌对唱等文娱活动,他都积极参加。他说,“大家都获益很多,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好。”

  家族祠堂用起来,文明新风树起来。

  据悉,天柱县在全县100余座家族祠堂已开展宣讲300余场,向2万余群众宣扬倡导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的家族文化,弘扬学习传承好中华传统美德。

  把家族祠堂用起来是天柱县推进移风易俗树新风的又一探索。家族祠堂与合约食堂、流动讲堂已成为天柱县推进移风易俗树新风的重要阵地。通过巧搭“三堂”,天柱文明新风浸润百姓心田。

  “合约食堂”狠刹滥办酒席歪风。天柱县在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寨,把闲置学校、老村委会办公楼、集体仓库等现有资源改建农村“合约食堂”。以村规(寨规)民约形式,明确“合约食堂”承办宴席的种类、标准、规模、申报程序等,动员村民组成用餐服务队、食品加工队等志愿服务工作队,为办席者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降低村民办酒席的成本,狠刹滥办酒席的歪风。目前,全县共创办“合约食堂”103个,减少不符合要求的酒席1000余场次,累计减少群众送礼资金3200余万元。

  “流动讲堂”传递文明价值。天柱县将文明新风内容编排成方言小品、苗侗民歌、方言快板,通过“理论大篷车”流动讲堂,以“理论+文艺”节目形式进行展现,组织理论讲师、“草根民嘴”和“优秀德师”走进田间地头、古树凉亭、街道社区、“四十八寨”、移民库区、车间矿山等地,灵活开展党的惠民政策和科学文明理念宣讲。2020年以来,组织宣讲人员开展宣讲活动1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

  “这里有来自全县各乡镇的1.8万名搬迁户,大家来自不同地方,生活习俗不相同,通过‘流动讲堂’,能够帮助搬迁户更快融入新的城市生活。”天柱县联山街道惠民社区党委书记彭子才说,今后,社区将继续开展更多宣讲,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好声音传到每家每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丹 李卓檬)

  1. 上一篇:【文明村镇】六盘水市钟山区深化文明村镇创建 培育文明乡风
  2. 下一篇:息烽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见成效
责任编辑:赵来睿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贵州省文明委成员单位 重点新闻网站 地方文明网站 友情链接
 
贵州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地方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 主办 投稿邮箱:gzswmbxx@126.com 邮编:550002
Copyright©贵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
黔ICP备10003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