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劳动教育丰厚成长底色
时间:2022-05-27    来源:贵州日报    

  5月19日上午,叮铃铃的下课铃声响起,凯里二小的学生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飞出教室,有的奔向操场,有的直奔本班种植园。

  小雨刚歇,各班种植园里的作物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显清新翠绿。拿着小锄头,三年级(3)班的刘锡龙和同学们忙得起劲。“一下课我们就来,喜欢搞这个。”

  “完全不用喊,学生们不怕苦、不怕脏,栽种、松土、除草都干得有模有样。”凯里二小校长杨燕说,为上好劳动教育课,学校建立校内外两处劳动实践基地,其中,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开设蔬香园、彩虹种植园、冠军园、林下产业园。同时,将劳动课与社团活动互相渗透,成立“红领巾养蚕社团”和“红领巾科技种植园”。

  对这所80%以上的学生均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来说,有声有色的劳动教育课不仅为学校增添生机与活力,也成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和助推器。

  “我们将劳动教育实践与语文、科学、美术、德育教育、综合实践等科目进行学科整合教育,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将劳动教育浸润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凯里二小校长杨燕说。

  让劳动教育浸润学生的成长历程,让劳育之美丰厚学生的成长底色。

  目前,凯里市建成市级大型校外劳动基地12个、校内劳动基地(含劳动专用教室)近500个。

  “劳动精神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终有璀璨绽放的一天。”凯里市教育和科技局正科级督学顾丰业说。

  “作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全国99个实验区之一,贵州3个实验区之一),凯里市不断完善、创新劳动教育机制,从课程、师资、场地、活动的设置和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培养等方面,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强化、深化劳动教育,做到课内渗透、课外延伸,在实践中深入推进‘五育’融合,走出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新路子。”凯里市教育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文明表示。

  据介绍,凯里市从2021年11月开始探索中小学生劳动教育“3333”的“四三”模式教育评价改革。

  “四三”模式主要内容包括三条线(学校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三条主线)、三个“记”(学生个人劳动“日记”、小组“周记”、教师“月记”)、三“块”地(学校劳动基地、家庭劳动基地、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三个“一”(1张劳动教育指导清单、1个考核方案、1个劳动平台)。

  “凯里劳动教育已形成立体化、综合化、常态化、全过程化的特点。”姚文明介绍,2022年3月,凯里市成功研发“凯里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云平台”,并完成所有数据录入工作,提升凯里市“四三”劳动教育评价模式改革的质量。

  抓实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教育理念,凯里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贯通各学段,贯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形成“农耕+”特色劳动教育模式。

  “创设‘农耕+节气’‘农耕+非遗’‘农耕+研学’‘农耕+帮手’等,利用‘二十四节气’‘植树节’‘劳动节’等节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耕文化及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凯里教育和科技局德育科负责人孙华说。

  2021年11月,凯里市教育和科技局报送的《劳动励心智,实践促成长,积极探索“农耕+”劳动教育模式》典型案例,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评选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全国48个案例之一,贵州仅此1例)。

  体验劳动之趣,领略苗药之奇。5月19日,在刚挂牌“凯里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凯里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的中国苗药基地,凯里十三小五年级学生拥有了一天多姿多彩的“农耕+研学”劳动教育体验。

  在这里,学生们见识1560种中药材标本,体验DIY制作药囊的乐趣,还亲手栽种板蓝根和辣椒苗。

  “开了眼界,也收获很多。”学生们纷纷表示,希望以后多有这样的机会。

  目前,凯里市云谷田园、下司古镇、中国苗药基地、黔东南农业科研展示基地、黔东南农业科普实训基地、黔东南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舟溪镇曼洞村、三棵树镇格冲党建扶贫园已被正式授牌“凯里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凯里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诚 陈丹)

  1. 上一篇:
  2. 下一篇:小学生的“农耕课堂”开课了
责任编辑:罗靖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贵州文明网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

  • 文明贵州微信公众号

  • 贵州文明官方微博

  • 志愿贵州小程序

  • 贵州榜样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