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时间:2022-09-09    来源:毕节市精神文明办    

  (中共毕节市委党校 文化与社会发展教研部,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建设乡风文明,能助力产业发展、体现生态宜居、促进乡村治理。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应因地制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树立文明乡风,培育新乡贤以引领文明乡风,强化制度建设以保障文明乡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促进文明乡风,提升乡村文化服务水平以营造乡风文明环境。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乡风文明向来为我国所重视。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此后,乡风文明成为乡村建设的目标之一。这也是中央首次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随后,在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乡风文明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为了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有关部门还制定了示范村的建设标准。其中,在乡风文明方面,其建设标准有五个方面:有村规民约、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群体性事件,以及村民对治安状况满意率达到95%以上。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各地乡风文明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紧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更加具体化。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规划》要求,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这一要求赋予了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新的内涵,其建设路径值得深入探讨。

  一、乡风文明的内涵

  所谓乡风,简言之即乡间风俗、地方风俗。在空间上,乡风以乡村社会为土壤;在时间上,乡风的形成往往是长期累积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乡风’应该是一种在特定乡村地理人文环境下长期积累形成的、群体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在行为上的具体体现,它具有规范性的特征,包括‘风气’(个人对待自然、个人对待他人、个人对待社会、个人对待自我等)和‘风俗’(宗法风俗、节日风俗、婚姻风俗、丧葬风俗等)两个部分。”[1]综合而言,这些“风气”和“风俗”体现为人们的价值观念、礼仪礼节、科学素质、生活偏好、传统习惯和行为方式等。考察特定乡村社会的乡风文明程度,也主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文明是乡风培育的结果。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落后而言的。就乡风而言,文明体现的是乡村社会较高的发展阶段和文化状态。本质上,乡风文明属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涵盖乡村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多个方面。[2]因此,乡风文明的主要培育对象是农民,乡风是否文明主要依靠农民。在这个层面上,乡风文明即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崇尚文明和科学的社会风气在农村形成,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逐渐适应了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3]分而言之,乡风文明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一是乡风民风淳朴、邻里关系和谐;二是农村社会风气好,没有偷盗、赌博、打架等不良现象;三是村民素质得到整体提升,相信科学和法律;四是农村社会环境得到改善;五是干群关系和谐。[4]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乡村社会便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社会状态,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并长期保持稳定形态,在一定范围内被人们接受和仿效,从而影响乡村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二、乡风文明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五个方面构成一个整体,且彼此之间又能相互促进,互为依托。若从各自的作用来看,则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环境基础,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而生活富裕则是乡村振兴的民生基础。但仅就乡风文明而言,则其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各方面的实现,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乡风文明助推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其标志是乡村的活力得以激发、魅力得以体现、吸引力得以增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留在乡村,从而留住乡土社会的“人气”。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发展产业,吸引人力资源往乡村流动。乡风文明助推产业兴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产业兴旺营造良好文化环境。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文化环境的支撑。很难想象,在一个价值观念异化、群众道德滑坡、人口素质低下、封建迷信盛行的乡村,产业能够兴旺起来。只有培育文明乡风,才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促进产业兴旺。二是为产业发展提供产品质量保障。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为群众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实际上是人们的价值理念的问题。文明的乡风,定然是服务至上的,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乡风文明,才能保障产品质量,也才能确保产业兴旺。三是为第三产业的培植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当前,乡村旅游产业方兴未艾,这一产业的发展,正以文明乡风为前提。同时,文明乡风也赋予乡村产业特有的农村文化内涵,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助推力。

  其次,乡风文明体现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2018年出台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实现生态环境良好,就要在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整体推进。可见,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离不开文明乡风的推动。一是建设生态宜居乡村,需要科学价值理念的引领。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理念自然属于乡风文明的范畴,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就必须以之为引领。二是建设生态宜居乡村,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人居环境的好坏,主要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有关,如对乡村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乡村生产生活习惯,等。若形成良好乡风,便能促进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设。三是建设生态宜居乡村,需要合理的制度保障。乡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群众有较高的法治意识。只要群众知晓并遵守有关制度和法律,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就更容易实现。总之,生态理念、生活习惯和法治意识等,常常渗透在文明乡风中的,以润物于无声的方式,影响乡村建设的宜居水平。

  第三,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提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这其中,自治、法治和德治的实施,都离不开良好的乡风文明。一是乡风文明为社会治理提供人文规范。乡风文明中所蕴含的家风家训、村规民约、道德模范等,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人文基础,为和谐乡村建设提供重要动力。二是乡风文明为乡村治理提供科学路径,如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等,有助于提高乡村的自治水平。三是乡风文明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法治保障。如村规民约的制定、村民法律意识的普及,能推动实现乡村社会的和谐有序。因此,只有乡风文明,治理才更有效能。

  三、乡风文明的建设要求

  与物质文明建设相比,乡风文明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虚”的存在。因此,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强调的是其内在意蕴。但是,乡风毕竟有其特定的外在形态,“包括观念形态(如信仰、观念、意识、操守)、知识形态、制度形态(如礼制、爱好、习惯、规约、道德规范),还包括行为方式形态。”[5]因此,乡风文明建设必须有明确的建设要求和指标体系,以便考察其建设成效。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围绕“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农村风俗习惯等,提出了明确的建设要求。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其要求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挖掘传统道德资源,推进“四德”教育;推进诚信建设,提升农民的规则意识、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传承发展方面,其要求是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护好农村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并进行合理化应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所蕴藏的文化基因,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等方面的作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传承发展好农村的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等。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其要求是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提升其服务效能;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以展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在开展移风易俗方面,其要求是开展好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摒弃各种乡村陋习;加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通过科普宣传,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以上四个方面,既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也是培育文明乡风的基本要求。

  四、乡村振兴视域下提升乡风文明的对策探索

  (一)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树立文明乡风

  农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更是文明乡风的受益人。因此,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取决于农民素质、农民的参与意愿和满意程度。只有让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树立并引领文明乡风。只有让农民从乡风文明建设中得到实惠和利益,农民才会更有动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建设成效只有让农民满意,乡风文明建设才可持续。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央一直高度重视。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明确提出:“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这是中央文件中最早提出“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概念。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提高文化水平、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型人才培训。”2017年,农业部出台了《“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综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其培养目标是让农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这样的农民队伍,自然能树立文明乡风,成为乡风文明的建设者。

  (二)培育新乡贤,引领文明乡风

  所谓乡贤,即个人品格和才学为乡人所推重的人。今之乡贤,一般认为应具备的四个要素:“一是地域性的身份,即本土本乡之人;二是品德,即拥有同时代人所仰慕的道德品格;三是能力,即有出众的才干和学问;四是声望,即受乡人推崇和赞誉,享有崇高的声誉。”[6]本土本乡,更能倾注情感;有品德、才学和声望,便能垂范乡民、引领乡风。乡贤返乡,理应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7]在传统乡村社会治理格局中,乡贤在化解基层矛盾、树立道德榜样、引领乡风文明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基层党组织在引领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要发挥好乡贤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新乡贤在乡风文明建设中面临诸多难题,一是身份遭遇合法性困境,主要表现为新乡贤身份界定、优势的分析,地位和作用的肯定,大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加之受到价值多元化的影响,谁是乡贤,村民难以形成共识。二是新乡贤回馈乡里的保障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是住房难以保障,医疗条件堪忧。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新乡贤存有矛盾心态,既需要乡贤的参与,又担心新乡贤会挑战自身的权威和地位。因此,要发挥新乡贤引领文明乡风的作用,应坚持农村基层党政组织的主体地位,明晰农村基层党政组织与新乡贤的关系;搭建好服务平台(如乡贤参事会、乡贤理事会、乡贤志愿者工作站等),引领新乡贤合理聚集;进一步完善乡贤回馈乡里的保障制度,在医疗、公共服务、住房等方面配套完善;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农民对新乡贤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的认同度。

  (三)强化制度建设、保障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需要法治保障。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各个方面“都直接涉及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补齐立法方面的空白,包括制定专门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也需要法治去推进、去保障,需要补齐执法的短板”[8]当前,由于乡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各种影响乡风文明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制假售假案件频发。征地拆迁、土地流转、资源开发、环境整治等方面,社会矛盾更加凸显,农民“信访不信法”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加强农村法治宣传,完善与农村有关的法律制度建设,规范依法行政工作,建立普法长效机制,完善矛盾纠纷的化解机制,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途径。

  当然,由于乡村社会的“自治”特色,建立和完善体现村民意愿、凝聚村民共同价值的村规民约,就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随后,民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2020年全国所有村、社区普遍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且必须务实管用。文明乡风的培育,就有赖于村规民约对正确价值理念的倡导,对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不过,要发挥村规民约的效用,必须提升其制定和实施的规范化水平,并保证其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权威性。

  (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文明乡风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实施乡村“德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精神文明、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路径。邓小平同志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关系,等等。”[9]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道德水平,从而实现乡风文明。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首要的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需要加大力度,创新传播方式,通过教育启发和文化熏陶,使农民能内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要推进农村道德建设。受到社会结构变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农村道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家庭关系渐趋冷漠,主要表现为孝敬逐渐淡化,兄弟不和睦,离婚率越来越高等;邻里关系紧张,主要表现为贫富分化、阶层分流,利益冲突激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让农民摒弃错误思想和落后观念,做文明乡风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再次,要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在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生活消费等方面向先进文明学习,彻底告别陈规陋习。要对歪风邪气予以惩治,为文明乡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提升乡村文化服务水平,营造乡风文明环境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乡风文明的重要支撑,“有利于维护农村群众的公共文化权益,不断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需求;有利于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创造农村的新文化,构建农村积极的文化氛围,促进乡风文明,营造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生态环境;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激发农村群众的文化自信,让民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10]在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全面小康的重点在经济、难点在文化。当前,文化观念落后、文化产品单一、文化生活枯燥已成为小康社会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应警惕文化贫困陷阱。

  提升乡村文化服务水平,营造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环境,必须以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前提,进而探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实现途径。首先,要了解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对象是农民。因而,引导农民进行文化领域的需求表达,让农民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之中,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要,从而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其次,应探索农村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模式。受农村空心化的影响,实际上部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一些老人和儿童,却未享有相应的文化服务。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创新文化产品供给模式,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再次,要建立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机制。当前的评价标准多体现为规模和档次是否达到标准,至于使用效果如何,是否有效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是否满意,则鲜有具体的评价标准。【作者:曾美海,男,中共毕节市委党校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参考文献:

  [1][4]周秋琴.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J].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9年,前言.

  [2]曾业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26.

  [3]朱启臻.新农村:乡风文明[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4-5.

  [5]彭怀祖. 乡风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设计[N].光明日报,2015-9-26(8).

  [6]钱静,马俊哲.国内新乡贤文化研究综述[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4).

  [7]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27.

  [8]王乐君.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夯实乡村振兴的法治基础[J].农村工作通讯,2019(22):20-23.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367.

  [10]胡恒钊.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重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2):77-81.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婧

  1. 上一篇:威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你我共同参与!
  2. 下一篇:毕节市公益广告: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责任编辑:赵来睿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贵州文明网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

  • 文明贵州微信公众号

  • 贵州文明官方微博

  • 志愿贵州小程序

  • 贵州榜样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