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的特色民居
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
颜值靓丽的乡村风景
告别了“守着青山绿水苦熬”的往昔
迎来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的幸福生活
是什么让贵州的乡村发生了嬗变
让我们走进贵州这3个全国文明村找寻答案
以文化人聚民心 文明新风促发展
革命故事、脱贫历程、好人事迹……
走进贵阳市南龙乡田坎村村史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
将田坎村的发展历程鲜活地展现在眼前
环境优美的田坎村。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曾几何时田坎村是贵阳20个贫困村之一
为改变陈旧观念田坎村
选聘了有一定威望、组织能力强的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
成立了“醉美田坎除陋队”“党员先锋志愿突击队”“邻里乡亲志愿服务队”
教育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
田坎村村史馆。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每逢周末在村级文化广场
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歌舞《文明我来》、微电影《过坎记》轮番登台上映
老百姓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如今的田坎村正大步奋进迈向新天地
航拍田坎村。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打造美丽庭院 让乡村宜居宜业
走进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
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
人们可以找到浓浓的乡愁
美丽庭院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过去花茂村的真实写照
为了改变这种面貌
一场乡村建设战打响了
从民居庭院整治开始
修建污水处理设施种植花草树木、治理景观河道
如今的花茂村主干道宽了、公厕干净了
一个个如油画般的小院熠熠生辉
在这里
红色文化和乡愁文化相交融农耕文化、土陶文化、古法造纸等传统技艺得以展示重现
如今的花茂人不再“等靠要”靠着自己的努力
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花茂村陶艺文化街。赵昶 摄
“大数据+智慧” 实现志愿服务零距离
在毕节市黔西县大关镇
居民张崇志在家通过手机就办好了社保
他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现在办事太方便了!”
如今村民只要在家点点手机就有工作人员上门办理业务
这是大关镇探索“大数据+文明实践”智慧志愿服务的生动例证
大关镇智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截图。图片来源:毕节发布微信公号
近年来为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早日融入城市生活
大关镇创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模式
通过购买数据库、建智慧文明实践平台
实现了“群众点餐、中心配餐、志愿者送餐”的服务新模式
解决了群众诉求、化解了矛盾纠纷
大关镇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发布需求服务。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如今的贵州大地
文明乡风吹遍黔山秀水
一曲“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图谱正在绽放
(文/赵来睿)
网站群